10月10日,龔浩翔將在家配制好的辣糊糊香料帶到店里。他把香料放進不銹鋼大桶,再加入高湯,用電磁爐慢火熬制兩到三個小時,一鍋辣糊糊湯底就熬制完成了。臨近上客的飯點,龔浩翔和他的母親——店主楊玉霞忙著切菜、配菜、端鍋,忙碌中與食客們相談甚歡。
從20世紀80年代的街邊小吃,到如今寧夏不可或缺的一道特色美食,辣糊糊因熬成糊狀的生辣椒面、香料加高湯制成的湯底得名。銀川市興慶區(qū)的這家“文娣玉霞串串香”已經開了37年。
10月10日,龔浩翔(左一)幫助客人調節(jié)電磁爐溫度。 袁宏彥 攝
“文娣玉霞串串香”第一代店主趙文娣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擺攤賣麻辣絲夾饃。他們那一批攤主用生辣椒面做湯底,研究出了最初的辣糊糊,無意間創(chuàng)造了這個寧夏獨有的小吃品類。
1997年開始,趙文娣的侄女楊玉霞接班經營“文娣玉霞串串香”。3年前,楊玉霞的兒子龔浩翔也加入到了店里。一家三代人共同堅守,就為做好這一鍋寧夏特色的辣糊糊。
龔浩翔忙前忙后,將一鍋鍋紅湯端上桌。打開電磁爐,食客們往鍋里放入串好的各種食材。食材被濃濃的湯底包裹,香氣撲鼻。
“1997年我開始做辣糊糊。當時店里只有一盞燈照明,煮辣糊糊用的是蜂窩煤爐??腿艘欢?,爐火就熏得人暈乎乎的。”楊玉霞回憶,2008年遷店后,店里才逐漸配上電冰箱、冰柜和空調,煮辣糊糊也用上了時興的液化氣。隨著大家的口口相傳,小店生意越來越好。但是,一直用的液化氣卻讓她擔憂起來。
“生意最好的時候,我們樓上樓下招呼客人都忙不過來,液化氣用沒了還要叫專業(yè)的人來換罐,耽誤時間還有點危險。”楊玉霞當時打聽過,想用天然氣需要在店門前破路施工,但這樣做肯定會影響生意,還需要支付一筆改造接入費用。思來想去,楊玉霞覺得還是用電最安心。
讓楊玉霞發(fā)愁的是,她與物業(yè)溝通后得知,辣糊糊店屬于老舊小區(qū)沿街商鋪。小區(qū)變壓器容量不足,無法滿足多家商鋪的“氣改電”負荷增長需求。她也只好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。
2022年12月,國家電網寧夏電力(興慶)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走訪商戶時,了解到了楊玉霞想“氣改電”的需求。“我們在收集客戶訴求后,積極儲備改造項目,結合城市老舊電力設備更新工作,于2023年5月在該商鋪附近新增一臺500千伏安公用變壓器,并主動協調物業(yè),全面滿足小區(qū)及周邊商鋪的負荷增加需求。”興慶區(qū)供電公司營配業(yè)務部主任季清介紹。
讓楊玉霞沒想到的是,辦理“氣改電”連供電營業(yè)廳都不用去。2023年7月,供電員工上門指導她使用“網上國網”APP“刷臉”辦電。一周內,辣糊糊店用電“升級”就完成了。
“用液化氣一個月費用四五百塊,加上空調、冰柜等的電費,與現在全部用電的費用差不多,但是用電接入不收費,用電磁爐干凈又安全。”楊玉霞說。銀川供電公司為160千瓦及以下低壓客戶提供的常態(tài)化零上門、零審批、零投資“三零”服務,讓她十分欣喜。
僅今年年初以來,銀川供電公司已為2.1萬戶小微企業(yè)開展“三零”服務,共為小微企業(yè)節(jié)省投資2133.98萬元。
干凈整潔的餐桌上放著可以調節(jié)熱力的電磁爐,以往用明火煮辣糊糊時的異味沒有了。“辣糊糊還是一如既往的老味道。”在小店吃了23年的老顧客李先生說。像他這樣的老顧客有很多。
“氣改電”的便捷,讓龔浩翔比過去更多地關注到了供電服務。在街邊的環(huán)網柜上、樓道里的電表箱上,還有小區(qū)的業(yè)主群內,他常??吹揭粋€“銀電師傅”的頭像。“銀電師傅”總能很快回復群里與電有關的問題。
“銀電師傅”是覆蓋銀川市1萬多個網格群、服務150余萬戶客戶的微信智能客服。2021年12月上線后,“銀電師傅”在保證答復標準統(tǒng)一的前提下,逐步將訴求響應率從30%提升至99.9%,響應時間從25.6分鐘降至1.2分鐘。
“智能的背后不只是響應速度的提升和技術的加成,更是我們構建‘1+1+N’,也就是1名電力網格員對口1個社區(qū)服務‘N’名客戶的‘銀電師傅’社區(qū)網格服務新模式。”季清說。
辣糊糊如今遍布銀川,成為當地一道特色美食,也列入了外地游客的“必吃榜單”。“我還想繼續(xù)開拓市場,在更多的地方開店擴大規(guī)模,再利用網絡把品牌進一步打響。”龔浩翔笑著說。
一鍋辣糊糊靠著幾代人的味覺共鳴,深深扎根在這座城中,而供電服務也見證著“老味道”的發(fā)揚光大。(徐航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