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冬臘月,筆者懷揣著深深的敬意,踏上探訪玉門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者的西北之旅。飛機降落在嘉峪關后,換乘車輛,一路顛簸三個多小時,穿越繁華都市,漸入戈壁荒漠。今年,這里已迎來六場瑞雪,皚皚白雪如同厚重的絨毯,給大地披上了銀裝素裹,不少地方積雪厚度足有五六十公分。
車子緩緩前行,車輪在雪地上艱難軋出痕跡。下車瞬間,冰冷透過鞋底直抵腳心,每邁出一步都要付出不少力氣??耧L攜戈壁的凜冽,如刀割面,仿佛想要挽留我這個匆匆過客。我不禁思忖,在這偏遠苦寒之地,水電五局玉門項目的建設者究竟憑借著怎樣的勇氣與堅韌,日復一日地與雪山、戈壁為伴?
-30℃,力保供水“熱血”循環(huán)
玉門冬日,嚴寒刺骨。夜晚降臨,狂風在照壁山上呼嘯,帶著能將萬物凍結的寒意。施工管道在這般極端低溫下,運轉變得異常艱難,砂粒凝結成塊,嚴重阻礙工程的順利推進。照壁山隧道所處之地在高海拔地帶,信號飄忽不定,空氣沉悶壓抑,到這里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背負著重擔。
用水問題,是擺在項目建設者面前的頭號難題。生產用水得從探洞引入,生活用水則需遠赴十余公里外的疏勒河拉運。為了保證供水順暢,項目部鋪設了長距離輸水管道,還調度多輛水車在崎嶇的戈壁路上往返奔波。然而,冬季的冷酷遠超想象,極低的氣溫讓水管極易凍結。面對這一嚴峻挑戰(zhàn),項目建設者沒有絲毫退縮,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與嚴寒頑強抗爭的征程。
他們給輸水管道層層“加衣”。探洞引出的生產用水管道,被伴熱帶緊密纏繞,伴熱帶持續(xù)散發(fā)著熱量以抵御寒冷。外層再覆蓋保溫棉,形成厚厚的“保暖層”。最外層,用鋁箔紙緊裹其上,好似一面熠熠生輝的銀色盾牌,不僅能高效反射熱量,還能嚴實地阻擋水汽的悄然滲透。經過這般精心的防護,即便遭遇極寒天氣,也能保證全天供水穩(wěn)定。
生活用水的運輸同樣不容小覷。每次運輸前,水車會進行預熱,車身被厚厚的“棉被”包裹。司機小心駕駛以減少顛簸,防止水因晃動結冰。到達工地后,水會迅速被轉移至保溫水箱,確保隨時可用。項目部還安排專人定時巡檢管道和設備。巡檢人員在凜冽寒風中沿著漫長的管道仔細排查,絕不放過一絲細節(jié)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他們便立刻展開搶修,即便手腳常常被凍得麻木,也毫不退縮。
“今年冬季很關鍵,我們想盡一切辦法給施工環(huán)境‘保暖’,確保工程順利推進。”項目生產管理部的紀金洲和他的團隊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。在照壁山洞口,他們掛上了厚實的保溫門簾,將寒冷拒之門外。為了保證混凝土骨料出料口處的溫度達標,項目拌合站的用水經過了特殊的加熱處理。針對混凝土骨料和速凝劑容易結塊的問題,他們通過搭建封閉保溫棚、纏繞加熱帶、包裹棉被等多種方式加以解決。在拆除混凝土模板時,會迅速用棉被覆蓋,以保持溫度。車輛也被安排停放在封閉棚內,這樣便于早上能夠順利啟動。除此之外,項目部還采用了生活營地恒溫系統(tǒng),持續(xù)為營地輸送溫暖,讓項目建設者在忙碌一天后能有一個溫暖的歸宿。
無畏艱難,全力“鋪就”建設通途
照壁山隧道的施工進度是整個電站的關鍵,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。當前惡劣的施工環(huán)境與材料運輸難題,猶如兩座大山,沉重地壓在項目建設者身上。
“灑水車只能到山腳下!幾乎所有生產材料和用水,都得艱難地經過山路運輸。這條路坡陡彎急,道路安全防護措施必須嚴格按照高標準落實,通行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!”項目經理景立建站在隧道進口眉頭緊鎖、滿臉憂慮。
運輸過程可謂充滿了艱辛與挑戰(zhàn)。在崎嶇的山路上,車輛時刻面臨著路況的復雜變化。不僅要應對惡劣的道路條件,還得時刻留意鋼筋、水泥、施工用水等材料運輸時的重心變化,每一趟行程都充滿挑戰(zhàn)。
在這樣的困境下,“同上同下”成為當前確保運輸安全與效率的最優(yōu)策略。為解決困境,項目部迅速組建以安全總監(jiān)牽頭的道路維護隊,負責修整標識牌,清理道路落石、積雪和風沙堆積物,保安隊則負責車輛運輸管控,無論風沙漫天還是冰雪覆蓋,都能保障車輛“同上同下”,有序進行。
不僅要自救,還要求援。項目部積極與相鄰標段協(xié)調,施工期間原材料的供應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。“為保障供水更加便利,在中午氣溫較高時,采用從山底抽水至山頂水池,再從山頂向工作面運水的辦法。目前,10號隧道出口工作面已經實現(xiàn)了供水通水,15號隧道出口處的移動小篩分也成功建成,而25號通往照壁山頂?shù)木W電也即將接通,這將大大緩解年后施工的壓力。”景立建興奮地介紹著。
材料供應問題解決后,質量同樣重要。冬季施工從洞外轉到洞內,照壁山隧道施工所需的原材料、用水等運輸仍需在極寒低溫環(huán)境下進行。因此,關鍵部位的保溫措施仍然重要。
“雖然困難很多,但辦法總比困難多,我們有信心。”項目技經管理部的周紅安,在這場與困難的較量中,頻繁穿梭于施工現(xiàn)場,積極協(xié)調各方資源,全力解決洞內地質偏差和設計變更帶來的技術難題。他常在寒風中一站就是幾個小時,與施工班組深入商討解決方案,話語間滿是堅定與自信,給大家注入了強大的信心。
寒冬送暖,凝聚工地“家”力量
冬季的項目建設現(xiàn)場格外寒冷,但項目建設者的熱度絲毫不減,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,處處洋溢著為項目推進而凝聚的別樣溫暖。
“說實話,工作忙起來腳都不著地,但項目正處在關鍵階段,容不得有絲毫懈怠。大家都在咬牙堅持,我也不能例外。”項目總工李剛峰的話語中透著一種堅定的責任感。
新到項目工地的施工班組,初來乍到便遭遇了惡劣環(huán)境的“下馬威”。呼嘯的寒風仿佛要穿透身體,晝夜的溫差讓人難以適應。不過,營地采用封閉搭建并配備暖氣的貼心安排,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陽,瞬間驅散了他們心中的寒意。項目部還主動伸出援手,悉心為他們講解公司的管理制度、分享施工經驗,幫助他們迅速適應項目環(huán)境,使施工作業(yè)能夠快速達到標準??紤]到項目地的特殊環(huán)境,項目部還貼心地為每位施工人員配備了便攜式氧氣罐,精心準備了棉安全帽、保暖手套等防護用品,讓大家從心底感受到溫暖。
在項目營地,日常的忙碌中也不乏溫馨時刻。項目食堂大廚精心烹制的一道道家常美味,如特色牛羊肉、爆炒蝦球、蒜香花甲、八寶飯、酸辣土豆絲、手工水餃等,不僅滿足了項目員工的味蕾,還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。
“安全是項目的生命線,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。”項目安全監(jiān)察部的牛有江深知安全責任重于泰山。他時刻保持高度警惕,加強對照壁山隧道出口施工區(qū)域的安全巡查力度,嚴格把控施工用電管理,對每一處電線都仔細檢查,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隱患,為大家營造滿滿的“安全感”。同時,他高度重視營地消防工作,定期對檔案室、庫房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檢查。還安排專人負責項目生活水電線路的日常檢查與維護,確保一旦出現(xiàn)問題能夠迅速響應并解決。
“咱們得讓大伙在這嚴寒的冬天,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!”一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、工會主席王洋誠摯地說道,“每項福利、每場活動,都承載著我們對員工實實在在的關懷。”
帶著這份溫暖的祝福,1月7日,一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、工會主席王洋,二級專家李國棟一行,專程來到玉門項目,為項目員工帶來溫暖與關懷。他們?yōu)樽鳂I(yè)工人發(fā)放了保暖衣物等慰問品,讓他們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愛。不僅如此,項目部在冬季期間還為他們送去了米、面、油、肉等生活物資,讓他們寒冷冬日的生活得到充足的保障。
在冬季施工期間,為豐富項目員工的精神生活,緩解冬季工作的疲憊,項目部策劃了各類“暖心”活動。在充滿趣味的包餃子活動中,大家圍坐一團,互相切磋包餃子的技巧,現(xiàn)場歡聲笑語不斷,濃濃的節(jié)日氛圍彌漫在每一個角落。接力比賽、知識問答等趣味互動小游戲,也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進了彼此的感情,在寒冷冬日切實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懷。
臨走時,李國棟笑著問我:“你在這待了一陣,覺得咱這項目和其他地方比,有啥不一樣?”我思索片刻,感慨地回答:“家里有自來水,伸手就能接著。但在這兒,啥都得自己動手去創(chuàng)造,雖說辛苦,可也更有成就感。”
夕陽緩緩西沉,余暉灑在照壁山上,玉門項目建設現(xiàn)場在橙黃的光影中與雪山、戈壁相融。寒風吹拂著項目建設者通紅的臉頰,但他們依舊忙碌不停。他們用拼搏在這片土地上書寫壯麗篇章,奏響奉獻贊歌。(張擎宇)
評論